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庞秀玉,曾被全国崇拜的天才少女,辍学后生3娃,她说:我要征婚

2022-07-14 17:00:01


人的一生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不像镜头下的演员,可以一次次推倒重演,直到拍出一个满意的镜头。

人的一生就如此,过一日,少一日,直到消耗完所有的日子,肉体便停止呼吸,像一片找不到来路的落叶,最后将自己化为泥土的一部分。

因此,许多作家都在用人类做本体,寻找各种光怪陆离的喻体,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说: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帕斯卡尔说:人不过是一根稻草。

然而我们一直在这样活着,利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将积累的文明编作一门名为历史的学科,后人可以从这一段又一段的历史中去提炼属于个人的智慧。
庞秀玉的人生悲剧

而身为本篇文章的主人公的庞秀玉,早就将目光放到生活的方寸之地,我们必须承认像她这样的人能活着已经是相当艰难。

社会运行到某个阶段,上下之间打造的壁垒让人难以跨越,除非这个阶层中的天赐聪颖者凭借某项过人的技能,才能跻身那个阶层,而其余的设想不过是黄粱梦一场。

庞秀玉的人生不过是一场梦,不过很久以来她都未从梦中醒来,或者说她已经醒来,但是现实的残酷和冰冷促使她自欺欺人,使得她不敢醒来。

一切的一切还需要从一支简单的笔杆开始说起,孩童往往没有任何思想,许多附加的功能都是在外力的逼迫下不得已而为之。

她的父亲严厉且自私,她始终觉得自己只是父亲的一份产品这份产品必须给予主人最大化的收益。她始终觉得父亲从不爱自己,以至于自小缺乏男性关怀的她,很容易沉浸到某位男性的甜言蜜语之中。

从很早之前,他的父亲就失去了对她微笑的能力,除非她乖乖听话,按照父亲的吩咐,写下一篇篇不知为何物的文章。

所谓文章,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是这样一种怪物:利用一切已知的词汇,让其排列组合到达一种让大人们觉得好的地步。其实这些文章根本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因为她年龄幼小的原因,使得她被追捧为天才。
比伤仲永更悲惨的事情

过早的成名并不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情,聚光灯下,生命会迷失正确的路途。苏轼晚年寄予儿子这样的期望:

我愿儿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庞秀华的父亲急功近利,母亲唯唯诺诺,

佛洛依德说儿童为人处世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而周围的声音使得她强化了这种感觉,此起彼伏的赞扬声使得她幼小的心灵开始朝着畸形的方向发展。

这种感觉愈是强烈,对她未来的发展越是不利,孰不知时势造英雄,她之所以能被捧上神坛,是因为在那个千万人都渴望走出一条不同于高考的成才之路。

韩寒成功了,郭敬明成功了,很多人觉得她也会成功。

为天下被害之人哭此一场,媒体的评论也好,大家伙的赞扬也好,不过是人云亦云,庸众永远不会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他们能做的就是随声附和。

就像网络上一件事情,大家伙不想了解背后的真相,只是想通过这件事说出自己想说出的话,他人如何与自己无关,自己先要图一时之快。

幼小的庞秀玉没有意识到事情的糟糕性,天真地以为日子会天长地久地持续下去,直到后来成绩一落千丈,她依然保持着自己女王的姿态,其实这不过是残存在她体内最后的倔强。

这时候她如果抛弃自己是珍珠的想法,将自己融入到普通的泥土中,选择一条有利于未来发展的路途,或许会好一些。

可惜这些都是一些虚幻的假设,不要忘记我在开头所说的话语,人生没有彩排,一遍即过,无论你满意与否,都不可更改。

后来名气渐渐低落,父亲从她身上榨取了最后一丝剩余的价值,选择和母亲离婚,他们两个没有争夺赡养权,父亲根本没想要她。

母亲带着父亲分给她们母子俩四万块钱开始艰难地度日,初次历经人间,就要遭遇如此打击,而且周围还没有合适的引路人,她终归是要沦陷,进入一场恶性循环的圈子。

毕竟这个残酷的社会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干净纯洁,且没有任何人保护的少女。

她放下学业,进入一家小小的饭店打工,在饭店里她认识一位对她体贴入微的男人。这个男人比他的父亲还亲,她破碎敏感的灵魂忽然感知到温暖的阳光,她喜爱和他待在一起。

只是她不知道,成人的世界还有一种叫做伪装的东西,这个男人伪装的模样下藏着一颗冷冰冰的心。

男人带她享用了她从未享用过的晚餐,她觉得他爱她,她觉得自己像公主,男人带着她走进一间小小的房间,她将之称为自己爱情的宫殿。

男人做了一件男人应该做的事情,她觉得她的爱情定然会圆满。

她为他生了3个孩子,他的伪装逐渐脱落。

他告诉她他已经结婚,他不可能跟自己的妻子离婚,她哭了,自己想象的童话世界完全坍塌,原来她是那个毁坏他人家庭的巫婆。

她留着最后一丝倔强,她放他走了,自己带着孩子艰难度日。

当这个社会的黑暗将你浸染,良善就会变成一种可以被践踏的事物,她在报纸上发出一则征婚公告,宣称要找一个可以与自己结婚的人。

一个南方的男人匆匆赶来,他告诉她很久之前,他就爱她,她觉得自己的幸福生活马上就要开启。

她太轻信别人,以至于根本无法窥破恶魔的伪装,她再一次沦陷,结果就是再一次遍体鳞伤。
结语

像她这样的人,能对生命保持欲望,而不会选择提前结束,就已经算是对社会的一种无声抗拒。

愿我们的社会,人人心怀阳光,让这个世界多一些幸福的人,少一些跌入黑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