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巴郎。《拾旧沙河梦》052。中西有别

2023-01-15 17:05:10

巴郎。《拾旧沙河梦》052。中西有别

巴郎长篇自传《巴郎旧事》第一部:《拾旧沙河梦》 


 *****  梦牵少年时,拾荒百万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细清洗这两眼昏麻。

常忆起曾经少年英姿,转瞬间已过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难料变化,人生似炉铁反复锤打。

夕照驿道孑然归去客,回首来路依稀是旧家。

巴郎  记于20191205  -  20201218



五二。中西有别


算命看相,事实上与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药,都起于一源,乃中国国教道教的分支,具有类通之处,谱写异曲同工。千百年来,中医药农,不畏艰辛奔波跋涉,採集动物植物矿物入药,研究其药理毒性,炮制丸散膏丹,为的是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有患时治病救人,无疾时培元固本。


中医的诊断四法“望闻问切”,与算命看相有殊途同归之妙,却更显博大精深。中医认为,“气血”乃人之根本,这是一个理论概念。人以五谷为食,将天地之精妙化为气血,运行全身,循环无止。气血的虚实盈亏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当越过一定阈值门坎,就会从量变发生质变,影响健康,或导致疾病。气血充沛则精力旺盛肌体健壮,气血虚亏则神倦体昏疾病缠身,患起于内,形诸体表,出现疾患的症状和体征。

以五官来说,眼应清澈明亮,不应出现双球无光瞳仁涣散两晴赤黑目迷畏光;耳应听音辨响,不应蔽塞失聪充血肿痛难分音质出现幻听;鼻应呼吸嗅味,不应低矮塌陷鼻梁不正充塞阻气嗅味难辨;口应开合自如,不应嘴角歪斜舌生异苔气味难闻口齿不清,身体骨骼肌肉关节发育正常活动自如皮肤完整毛发光泽,不应僵直护痛痈疽疹癣发脱毛暗皮糙多斑等等,这些,通过“望闻问”,都能知晓。

而“切”,是切脉,通过触摸手臂寸关尺部位的表浅血管,体会气血在体内循环运行中发生的变化。表面的望闻问,到深入的切,从表入里,由浅至深,将病人的症状体征互为参照反复印证,就能初步地得到一个可信的诊断结论。以此下药治疗,继续观察更改,就能逐步接近病患实质,最终治愈病人。


西医的诊断方法,则是完全不同的。首先,西医对人体本身解剖上的研究,要比中医更深入详细,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功能差异,以及临床药物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都能给出可信的实验数据。西医认为,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核内含有遗传密码基因,决定细胞的种类、数量、性状、和功能,如神经元、血细胞等;细胞再结合成组织,如肌肉组织骨骼组织结缔组织皮肤组织等;组织再构成器官,如心肾脾肺肝等。细胞、组织、器官再关联起来,形成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

如感觉系统,将五官皮肤的视听嗅味触觉,经特定传导通道上传至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将感觉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归纳,作出指令下传至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通过肌肉骨骼关节的协调配合,按指令完成特定的行为。

按西医的观点,人体如同一架机器,由各别的零件组合而成,如果某部分或是某系统工作不力,或是出现毛病,只要将那部分的零件折下来,换上新的零件,机器就能恢复正常工作。所以,西医进行诊断时,要先将个体支解开来,根据症状和体征,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病人进行物理检查和生化检验,对细胞组织器官系统逐一分析,确定病患部位、性质、及严重程度,再采用有效药物或手段,进行对症治疗,力争尽快解除病患,还健康于病人。


中医西医在诊断方法上的大相庭径,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东西方传统道德伦理观念的不同。不象西医只有几百年发展史,中医历史悠久,它从古代走来,不可避免的有着时代伦理的束缚。

西方主要信仰基督教,信奉天主上帝,善男信女相信灵魂不灭,灵魂可以出窍,变成幽灵,飘渺游荡,或升天堂或逛地狱,遇到合适机会,也可能寻找到一具肉身,附于其上,肉身只不过是灵魂的暂居之所。

东方人主要信仰佛教,信奉佛祖,信徒虔客也相信灵魂之不灭,但灵魂不会东游西荡,无所事事,而是会因你前世的善恶,或自由转世投胎,或拘役服罪不得超升,所以人们多愿意苦修今世积福来生。儒家文化也认为,一个人出生在某个家庭里,是因缘际会,一方面是自己前世的苦修给出正果,另一方面,则是自己今世的父母积德得到报答。自己转世灵魂(魂)进入父母给予的肉体(魄),三魂七魄齐备,也就滋生了七情六欲,再世为人。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父母生育抚养教导成长的天大的恩德?只有儿女绕膝,晨昏敬省,侍奉起居汤药,使其老有所倚,尽享天伦亲情,尽心尽孝,以图报此恩德之万一。


所以,遵从儒家文化《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也就是说,自己身上的一切,各种零件,都是上天眷顾,父母所给,一定要倍加珍惜,不得使其有半点损伤,不然就是大不孝也。在这种观念下,在这种观念盛行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医学,在诊断疾患时,只能从体表观察,根据一定的诊断原则,去捉摸疾患的来龙去脉,当然不能损毁身体的丝毫,更不能破开身体去探讨。

三国时,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在麻醉下可抑制痛感,开膛破肚,为人治病,当时被人认为是不可思议之举,必遭天谴。后来,果然在诊治曹操头痛之疾时,建议开颅取出风涎,被曹操认为大逆不道,以蓄意谋杀之名斩之。华佗乃一时名医,敢于走前人未走之路,创前人未创之业。而一般世俗中医,治病救人,不过是一份职业,给家人温饱的手段,当然在工作上是谨之慎之如履薄冰,不敢越雷池一步,来与儒家传承相对抗。

所以,西医能够通过进行人体解剖,了解组织结构器官部位系统功能,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物理构成,生化检验定量细胞的化学过程,甚至由此而溯源于遗传基因的序列及突变,从而应用这些知识于医学上,在短短百余年间,促进了西医迅猛发展,使人眩目。而中医由于道德伦理的束缚,是不能如西医般地肆意而为的。无奈之下,中医只能试图在人体体表外,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隐藏在人体内部的疾患。就象站在院墙之外,通过无损伤性的方法,或踮起脚尖,跳着高儿地,或叠个罗汉,或搭个梯子,去了解院墙之后的情景一样。


通过长年累月摸索实践,中医诊断手段日趋精湛完善,达到不可思议地高度。比如,通过观察肢体举止、气色晦明、舌苔变化、情绪波动、闻嗅辨味、家族病史等,基本上可以定质确定病状; 而辅以切脉,由表及里,则可感知体内气血的改变,定量确定病况。切脉技术,甚至可以达到悬丝诊脉,在不接触病人的情况下,隔着一定空间距离,仅凭一根系于病人手腕上的游丝,就能准确诊断病情。这些诊断方法,虽然没有西医诊断方法那样直观明了,但并不能就此而失之偏颇,评论中医比西医落后,其实孰优孰劣,却是难以硬性判断,只能说各有所长。

西医将肌体分解为局部,再对每一部分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把研究结果归纳拢来,得出结论,这种过程未免失之片面。须知,肌体的变化,并不能单纯地以数学方式来推论解决,每一部分是一,但两部分叠加,并不一定是1+1=2那么明确,不能只对症治疗,头痛医头,足痛医足。这是因为,肌体处于复杂的环境之中,受着自然的或社会的各种意料的或意外的因素影响。肌体的各部分,要时时调整自身的状态,并时时与周邻部分协调互动,从而完成一定的功能。这正是中医学的认识,中医认为,肌体是一个整体,其各部分各有分工,但之间又有着协作,结果可以是1+1=2,也可以是相互颉颃而减弱,或相互促进而增强,由此导致与2不同的结果。比如说,经络系统,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从整体来讲,人体有两个系统是最为显着的,分布于全身。

一个是血液循环系统,血液经心脏泵出,经动脉 - 小动脉 - 微血管 - 小静脉 - 静脉回心,在此过程中,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位,进行新陈代谢,再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返还至有关器官排泄。

另一个是神经系统,通过感觉器官,收集体内和环境变化的信息,上传至大脑中枢,进行分析归纳,作出指令,再下行到运动器官,完成特定的行为举止。

总的来说,中西医对于人体存在这两个系统的认识,都是认可的,是没有冲突或异议的。但由于西医具有解剖学的先天优势,在这两个系统的研究上,远远地超前于中医,要深入详尽得多。但中医根据“气血”原则,却能推测出“运血”系统,与西医的血液循环系统相差无几。另外,还能推测出“行气”系统,也即是经络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类似神经系统的功能,但却并无神经系统的实质,即是说,不似神经系统具有纤维束和神经元等明眼可见的解剖实体。

经络系统的物质基础,存在于细胞组织器官之间的筋膜隔膜间隙腔隙内,这些缝隙,在人体内无处不在,因人体的呼吸或运动,肌肉骨骼关节内脏的挤揉推压,产生不同程度的开合启闭,促使人体分泌的化学介质,沿这些缝隙,朝一定的方向或方位运行扩散,形成中医所谓的“气”。

气有气道,在经络系统的若干部位,即“穴位”,气有不同程度的聚集,用针灸等强刺激,可引发麻涨痒烧酸痛红肿的感觉和体症,促进“行气”,达到治疗体表脏器病痛,及抒解精神神经疾患,效果甚佳。

经络系统,因为变化多端,难以用解剖学术语介定,看似虚无飘渺,但又是客观存在。而且,经络系统强调整体性,依存于人体的完整,如果人体残破损伤,或象西医一样,将人体肢解成各部分后,它就会消失而渺无踪影。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的开发,其基础原理渐趋明了,逐渐被西医接受和採纳,特别是将针灸运用于按摩理疗,慢性病危重病的康复治疗,以及用针刺麻醉进行手术等。

经络学说的广泛应用,是中医学对世界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也证实了中医学的独特性,以及中医药在疾病诊断治疗上的可靠性。

巴郎  记于20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