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她是着名女记者,经常采访国际巨头,曾刁难邓公:你如何评价江青

2023-02-02 09:37:41

毛主席去世后,邓小平很快成为我国第二代领导人核心,他纠正了一些高层的错误倾向,设计提出了改革开放发展战略。

在邓小平的带领下,中国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红色巨人开始在国际上展现他的影响力,西方列强纷纷把目光投向这个正在崛起的远东大国,也投向的这个大国的最高领袖。

意大利的知名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敏锐地意识到,对邓小平进行一次采访将对她的事业有巨大好处--实际上,她正是以对多国政坛领军人物进行采访而出名的。

终于,法拉奇借着意大利代表团访华的机会,通过关系随团前往中国,到北京后向外交部门提出了对邓小平进行一次深入的采访的申请。

法拉奇的采访风格十分泼辣,甚至可以说是咄咄逼人。她采访过的政要包括印度首任女总理英迪拉·甘地、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内共有20余位,其问题之刁钻,就连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感觉难以招架。

对于这一点,外交部的同志也一并向邓小平进行了汇报,邓小平自己也有所耳闻,但是他还是决定接受拉法奇的采访,以借此向西方展现并宣传中国和平发展的立场和态度。

采访的时间定在1980年8月21日,当天晚上,法拉奇如约到达邓小平的办公室。两人握手落座后,法拉奇首先向邓小平送上了生日祝福,原来第二天(8月22日)正是邓小平的76岁生日。

法拉奇对这次采访可谓做足了功夫,因为机会实在来之不易,其实在邓小平1979年访美时,这位女记者就向大使馆提出过采访意愿,但遭到了拒绝,这次不是借着意大利总统访华的东风,可以她想达成采访目的不知还要等多久。虽然有一个氛围轻松的开场,但采访提问时,法拉奇仍然延续了她一贯的风格,提出了许多尖锐问题。

例如采访刚一深入,她就毫不委婉地问道:据说,毛主席经常抱怨你不太听他的话,不喜欢你,这是否是真的?

听到问题后,邓小平微微一笑,也不生气,向她解释了真实情况和我党的工作制度:毛主席确实这样说过,但并不是针对我邓小平,而是对其他人也有这样的表达。

我党同志们都有权利提出异议,再由集体决定,这也是民主集中的精髓所在。

随后,针对邓小平提出的“不搞个人崇拜”的意见,法拉奇又问道:天安门上的毛泽东头像还会挂多久?

邓小平再次大笑,诚恳地回答:永远挂着。他又解释说:中国人民对毛主席十分敬仰,悬挂毛主席画像的个人和场所实在太多,虽然都是为了表达情感,但被滥用之后反而不够严肃。

随着采访的进行,话题逐渐被法拉奇转移到“四人帮”方面,提问角度尖锐而又敏感,但邓小平都一一作了回答。

随后,法拉奇问到了江青,她说:您觉得应该如何评价江青?给她打多少分?

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显得十分严肃,毕竟江青虽然已经被关押,但她作为开国领袖毛主席的夫人,身份十分敏感,犯下的错误也十分严重,回答稍有不慎,可能会引起巨大的舆论风波。

邓小平说道,她一直打着毛主席的旗号兴风作浪,但实际上两人早已分居,主席可能干预不多,但这些罪行都是江青自己犯下的。最后,他说给江青打分,只能给零分以下。

法拉奇的专访持续了近4个小时,她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采访结束后连夜整理了出来,携程稿件发回国内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了报道。

法拉奇在稿件中如实展现了邓小平的风采,并在字里行间评价他坦率而幽默,十分有风度。她的报道让西方乃至世界各国见识到中国最真实的一面,这是一个强大自信而又和善友爱的社会主义国家。

法拉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先采访中国领袖的外国记者之一,而对邓小平的采访也成为她数十年工作中最宝贵的经历。后来在她自己参加美国的一档电视访谈节目时,也毫不避讳地表示:邓小平是所有她采访过的国家政要中,最坦率,谈论最深入的人。

作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缔造者,邓小平改变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接轨,在他高瞻远瞩的谋划下,香港、澳门先后回归,国家日益强大,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而他本人也成为各国领袖口中的伟大人物,他的精神永远照耀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