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重温《雍正王朝》:才懂胤禛持有“关防大印”,而胤禩没有的原因

2023-02-19 17:05:02

“关防大印”是四阿哥胤禛和邬思道夺嫡的底气。四阿哥胤禛这个“关防大印”是代表康熙祭天用的,就相当于身份的象征,也是继位保障寄托于它“夺取兵权”的基础上,如果胤禛不是康熙所选的接班人,遗诏对胤禛不利,邬思道还打算用这个“关防大印”,先释放十三阿哥,再用它控制京畿防务,然后用武力来夺嫡!

当康熙举行六十年登基庆祝大典时,由于身体的原因,康熙不便去,只好委托四阿哥胤禛代表到盛京祭拜祖陵,从盛京回来后,又替康熙祭拜太庙,四阿哥胤禛的果断手腕,干实事的表现,博得康熙的好感和信赖。之后大大小小事都放心交四阿哥胤禛去办,就连这颗代表康熙的“钦差祭天关防大印”也放在四阿哥胤禛手里,好让四阿哥胤禛办差时,出入方便,畅通无阻!

反观八阿哥胤禩,就没有四阿哥胤禛那样的办事手腕了,康熙也给活他机会,但他只会利用办差机会,都用来收买人心了,“八贤王”的美名,就是利用小恩小惠得来的,也只不过是虚名罢了,以至于后来在推举新太子时,有了“众星捧月”的结果。

八阿哥的这种收买人心的做法让康熙更加厌恶和反感,众所周知,康熙晚年倦勤,期间待人过于宽厚,导致官吏贪赃枉法,吏治败坏。而八阿哥比康熙还宽厚,康熙需要的是一个果断手腕,整顿吏治的人选,显然八阿哥胤禩是不合适的。而且八阿哥的能力都用在收买人心和笼络人心上,康熙认为八阿哥的宽仁用于治国必然误事。

康熙曾评价八阿哥胤禩:处处学朕,但又学不像,学到了形,却学不到朕治世的精髓!被康熙这一判,所以八阿哥离皇位越来越远,“关防大印”是代表康熙本人的东西,一个不被康熙待见的皇子,他肯定没机会得到。

那么,四阿哥胤禛又是如何从开始不被看好的皇子到一步步深得康熙圣心的,持有“关防大印”,而八阿哥胤禩是如何从“众星捧月”到失去圣心,啥也不是的?

追比户部树立形象:胤禩损公肥私,缺乏担当,胤禛心中无私,一心为公

《雍正王朝》中开篇的一场朝会,因黄河发大水,官员递上折子,说明受灾人数众多,急需朝廷赈济,于是,康熙召集诸皇子以及大臣上朝会商议灾情的应对策略。这时,太子胤礽和四阿哥胤禛还迟迟未到。

四阿哥胤禛这时候去清点户部银两了,而这时候太子胤礽忙着干什么呢?去跟郑春华幽会计,太子神情慌张的赶过来,康熙见太子胤礽,就问:胤礽你说该怎么办?太子胤礽支支吾吾半天词不达意,闹得百官贻笑大方,康熙也是从这里开始对太子失望的。

八阿哥胤禩看到太子胤礽吃瘪,立马抓住机会在康熙面前表现,慷慨陈词,先是说黄河泛滥是天灾,再从户部调粮拨款,众人听完后,下面一片叫好声,八阿哥又就势吹捧了一番康熙的功绩,十三阿哥胤祥给顶了他一句,他明显有心慌,没有底气!

正当八阿哥自鸣得意,此时打脸的人来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四阿哥胤禛冒雨赶到殿上,说儿臣有事要奏。康熙还疑惑他跑去哪了,胤禛说:“儿臣清理户部后,发现户部严重亏空,户部能拨出的款项不足五十万两!”

接着,四阿哥胤禛递上清理户部详细数据,八阿哥明显略显尴尬,脸打得生疼,因为此时国库存银不足五十万两,无粮可调,八阿哥说所谓调粮拨款救灾根本不可能实施。

当康熙接过胤禛给的数据看时,震惊到了,康熙让八阿哥胤禩监管户部,而这一千多万两的库银管没了。康熙劈头盖脸地骂道:这些年国事交给太子和你们这些阿哥协同办理,国事让你们办成什么样子了?

康熙站起对着八阿哥胤禩说,你主管户部,说什么户部拨款,亏空如此,你居然不知情?其实,八阿哥胤禩是知道的。

八阿哥胤禩,人称“八贤王”,可胤禩给康熙的印象是损公肥私,缺乏担当,他把国库当成收买人心工具,只要官员伸手借钱,他都“慷慨解囊”,以致遇到什么天灾,让康熙捉襟见肘。而他大言不惭,抱着侥幸的心理,结瞬间被打脸!

此时康熙为了解决燃眉之急,追比库银是势在必得,如果八阿哥主动担起责任,抓住这次机会弥补户部欠款一事,或许还能让康熙另眼相看,对他还没那么厌恶和反感。

但是事发后,八阿哥胤禩一句愿意辞去户部就完事了,并没有将功补过,把这重担子推给了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这里表现没有一点担当,这也是康熙不看好他的原因。

后来推举新太子一事中,大多数官员都支持老八,但被康熙驳回了。但凡他在康熙心里有不错印象,太子之位有可能就是他的了,但他在康熙心里已烙印:遇事逃避、担当不足,为了收买人心毫无底线,官员在户部借款和他的宽纵脱不了干系,这也是康熙驳回他当新太子的原因,一个主君靠收买人心来处理政事,终究不会长久。

四阿哥胤禛,人称“冷面王”,胤禛心中无私,一心为公,是康熙众多儿子中最办事最靠谱的,冷面冷心,谁的面子和情面都不给,实事办差。

自八阿哥逃避户部责任后,四阿哥胤禛主动请缨和十三阿哥胤祥去江南办理赈灾事宜,而且办理的很成功,对比之下两人高下立判。

从朝堂上的表现来看,康熙最满意的是四阿哥胤禛,他对灾情很上心,而太子胤礽对赈灾一事一概不知,八阿哥看到太子吃瘪,唱起了高调,结果被打脸,仅此一事,孰优孰劣肉眼可见。

康熙对四阿哥胤禛的表现很欣慰,后来要求四阿哥做个“孤臣”,这话外之意很明显,虽说后来追缴没有成功,但胤禛办事的精神得到了康熙的肯定,这次追缴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太子最后松了口,迟缓还款时间!

刑部冤案表现:胤禩诱供坑太子,损人利己;胤禛自己当渔翁,让鹬蚌相争

康熙晚年倦勤,将国政交给太子胤礽打理,没有任何政绩,反而卖官鬻爵还债,还弄出了惊天动地的“宰白鸭”一案!

张五哥的妹妹阿兰为了救哥哥,一个人来京城找十三阿哥胤祥搭救,阿兰将张五哥替别人顶包被判死刑的来龙去脉说给十三阿哥听后,立即找四阿哥商议设法救张五哥,四阿哥说:这事要管,就得闹个翻天地覆!

于是十三阿哥赶去法场解救张五哥,四阿哥进宫汇报康熙后,康熙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亲赴法场将张五哥救出火海,经询问张五哥,才知道像张五哥这样替罪的很多,“宰白鸭”一案就此震惊朝野的。

所以康熙准备指派一位皇子办理此案,八阿哥胤禩和四阿哥胤禛都主动请缨了办理此案,康熙对四阿哥胤禛更信任些,希望胤禛牵头来审理。胤禛回府邸跟邬思道提起这件事,邬思道分析出利弊,牵扯到太子,如果动了朝廷的根基,会成为众矢之的。

让四阿哥胤禛不要接这差事,可是四阿哥还是接了这差事,气得邬思道闹情绪收拾包袱要走人,胤禛让邬思道再等一天,其实四阿哥是另有打算,他要是直接拒绝,担心给康熙留下不好印象,所以硬着头皮接了这差事,第二天四阿哥表现出了他腹黑的一面,“冰火两重天”把自己弄成伤寒,把“宰白鸭”一事直接推给他八阿哥!

八阿哥早就将太子胤礽眼中钉,觉得机会来,他努力争取审理此案,就是为了得到扳倒太子的机会,他不知被四阿哥摆了一道!八阿哥党羽遍布都是,耳目无时无刻不监视太子的动态,太子一有动态,老八一伙都知道,所以太子有很多把柄掌在老八手里!

比如八阿哥接案子之后,为了坑太子,结果八阿哥还真的掉进了鹬蚌相争的坑。他秘密审理肖国兴,诱供太子胤礽获罪供词,还矫诏说是康熙的意思,跑到康熙那邀功,结果图里琛在押送肖国兴路上,肖国兴把老八诱供太子透给图里琛,图里琛回来汇报康熙,康熙大骂“其心可诛”,从这一刻,康熙对八阿哥从不看好的态度到不待见,他彻底失宠!

四阿哥巧妙生病,避开“宰白鸭”一事后,八阿哥间接被坑,四阿哥坐当渔翁,让鹬蚌相争,八阿哥最后偷鸡不成反而失圣心!

热河秋狩表现:四阿哥低调保持支持太子,八阿哥高调表现宅心仁厚

“宰白鸭”一事之后,太子胤礽彻底寒了康熙的心,于是宣称太子生病为由,并让八阿哥胤禩宴请蒙古王爷,一方面康熙想给点子胤礽一点教训,让他自己反省;另一方面,也是康熙又一次对八阿哥胤禩的试探!

八阿哥胤禩暗自窃喜,觉得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在接宴过程中,一方面再蒙古王公面前表现宅心仁厚的样子;一方面又在暗示使臣们康熙看好他的想法,康熙知道之后,内心无比生气。

后来一场激烈围猎结束后,八阿哥以不予杀生为由,一只猎物都没有捕获,空手而归,蒙古王公一个劲地夸他宅心仁厚,如意应该给八阿哥,结果本来属于八阿哥的金如玉却被四阿哥胤禛的儿子弘历截胡了!

反观四阿哥胤禛,经过邬思道的指点和分析,一直保持支持废太子胤礽的态度,提议如意还是归还给太子,那么邬思道提议让四阿哥保持支持太子胤礽呢?

其实邬思道摸得很透:首先是四阿哥明面上还是太子的人,不可能太子一失宠,就立马改换门庭吧,这样显然显得很无情!其次表明自己不争不抢的态度,既不让八阿哥得逞,还能让康熙觉得他重手足之情!

从上面来看,康熙对几个儿子的态度来看,对四阿哥这个低调的儿子还是很满意的!

新立太子的不同态度和表现:老八活跃,老四稳重

在热河行宫,太子不知悔改,又与郑春华勾搭一起后,被老八一伙趁机伪造“太子调兵手谕”被逼“行宫”,康熙非常恼火,一举废了太子胤礽,表示公开推举新太子。

这时候,八阿哥上窜下跳,内接侍卫,外联朝臣,保举他的折子满天飞,一路高歌,就连上书房佟国维和马齐也开始忙碌起来。

四阿哥本来也想争这个位置的,但被邬思道点醒了,分析很透彻,如果现在争取这个位置。首先会提前暴露自己的夺嫡想法和野心,不仅八阿哥转过来对付他,太子胤礽绝不会咽下这口气,他就成了众矢之的;其次会引起康熙的猜忌,康熙最恨党争之争。再说此时的四阿哥的实力还远远不够!

邬思道把所有的利弊都分析出来,四阿哥胤禛只好听从了邬思道的建议,在朝堂上提出保举废太子胤礽,不出所料,四阿哥胤禛得到了康熙的赞赏,他此举不但赢得了人心,最重要的是收获了了康熙的圣心!

反观八阿哥自荐,内外联动举荐她为新太子,暴露自己的野心,更是威胁到了皇权,康熙觉得这个儿子偷奸耍滑,此后,从不待见的态度转变极为厌恶。

争取大将军王表现:胤禛放下恩怨,举荐胤禵;胤禩跃跃欲试,想取得兵权

当传尔丹率领六万大军平叛阿拉布坦的时候,不小心中了敌军的埋伏而导致清兵全军覆灭,康熙本想带兵亲自平叛的,可惜自己身体欠佳,因此决定从皇子中选择一个贤德之人,为“大将军王”代他去平叛!

这时候,八阿哥胤禩又跃跃欲试,想让管兵权的十四阿哥胤禵心甘情愿支持和举荐他为“大将军王”,但十四阿哥心里也想争取这个大将军王,于是两人假意谦让,而十四阿哥却暗中找四阿哥胤禛,想让胤禛保举他!

四阿哥胤禛听了邬思道的建议,暂时放开个人恩怨,决定保举十四阿哥胤禵当“大将军王”,这样做有三个好处:

第一,表明自己没有野心,秉承康熙的意思,做一个真正的“孤臣”,不争不抢,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恩怨。

第二,挑起八爷党的内部矛盾,瓦解八爷党势力,自己渔翁得利。

第三,为之后夺嫡打好基础,主动示好十四阿哥,就势推出年羹尧,倘若十四阿哥有什么动作,只要让年羹尧断他的钱粮,即使十四阿哥有数十万大军也是寸步难行!

康熙知道四阿哥和十四阿哥是对立的,四阿哥放开个人恩怨,以大清着想的态度推荐十四阿哥,在康熙心里好感获得加分。而八阿哥胤禩就此对十四阿哥胤禵心生嫌隙,互不信任,所以就有了后来“毙鹰事件”!

“毙鹰事件”标志着八阿哥彻底没戏,关防大印是康熙为胤禛铺路的基础

“毙鹰事件”是八阿哥胤禩对储位的最后一次试探,在父亲康熙大寿时,他把十四阿哥送给康熙得寿礼,换成“死鹰”,这也是他用心最“险恶”的一次,可见,“八贤王”美名,也只是虚有其名罢了。而八阿哥之所以这么做也有有目的性的:

一是在报复十四阿哥,因为十四阿哥变了心,让掌握西北兵权的十四阿哥地位彻底崩塌;

二是试探康熙对十四阿哥的态度,他是不是康熙内心默定候选人选,看看自己还有没有希望;

三是制造混乱制,局势越乱对他越有利,最好是把自己老爷子气没了,他好乱中取胜!

果然,康熙一看“死鹰”气晕了,八阿哥以为自己的目的达到的时候,康熙又醒了,康熙知道死鹰事件的用意和目的,表示不追究此事,以息事宁人的方式快速了结了此事。

康熙心里跟明镜似的,西北那么远,天气又闷热,如果是老十四送的,早就腐烂发臭了,还完好无损,肯定是老八等人在捣鬼!

八阿哥想乱中取胜,康熙却偏偏不让他的计谋得逞。而是说了句:“乱不了,乱不了,无罪的,有罪的,天知道,朕也知道!”这也是康熙在乱局中故意放手一搏。

经历此事后,康熙彻底看清了八阿哥的用心险恶,对他厌恶至极,更不想再见到他,所以把他所有职务撤掉,意味着他在康熙朝彻底出局,而“关防大印”这么重要的东西,代表康熙身份的东西,岂能交到八阿哥手中?更别说让他担大任,治理国家了,八阿哥为了权力和地位,不念亲情,诅咒老爷子,日后如何爱天下百姓?

虽然康熙表面上是罢免四阿哥胤禛的一切职务,但钦差大臣“关防大印”仍然在胤禛手里,而“关防大印”就是康熙为四阿哥胤禛铺路的基础,康熙这样做:一来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二来使出迷魂计迷惑八阿哥胤;三来是四阿哥手握让这颗“关防大印”可以调动亲军营的五路兵马,让四阿哥胤禛在夺嫡之路上更有底气!

写到最后

由此看出,这颗“钦差大臣关防大印”不是什么都可以持有的,四阿哥胤禛能拥有,是因为康熙对他极大的信任,也是为四阿哥胤禛继位铺路的基础,康熙可谓用心良苦。反观八阿哥胤禩为了权力和地位,用心险恶,不念及亲情,连父亲都算计,康熙早对八阿哥胤禩失去了信心,八阿哥也离那个位置越来越远,别说拥有“关防大印”,就是见都没见过!可见康熙在选接班人,是经过长期观察,长期考验而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