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朝鲜战争,至少有300个中国人加入敌军,对他们,不必怜悯

2023-12-02 17:05:04

本文讲一点不为人知的历史,讲一下朝鲜战争中,在敌军中服役与志愿军作战的中国人。

以前的文章跟大家讲过,朝鲜战争中美军有华裔参战,总伤亡51人,其中20人阵亡,30人负伤,1人失踪(见上图,参见朝鲜战争,共有20名华裔美军被志愿军击毙,对他们,不必手软),但这些人都是美籍华人,不能算中国人。以前的文章还跟大家讲过,志愿军战俘中有很多人(基本是原国民党军)被编入美军第8240部队,执行空投和地面渗透的特工任务,这帮人损失率非常高,达到70%,但这些人是被强迫的,被美军视为炮灰和耗材,没有别的出路。

前排左二就是一个中国人,韩军SC支队北派特工吴重贤

在朝鲜战争中,却有一帮中国人自愿加入敌军,执行这类最危险的任务,那就是韩军第4863部队(HID)SC支队。HID(Higher Intelligence Department)是韩军在1948年成立的北派间谍部队,而SC是首尔中国人(seoul chinese)的缩写,指旅居韩国的中国人。

1951年1月,在韩国旅居的中国人200余人突然“自发聚集”起来,主动要求为韩军效命,但这帮人没有一个人有军事经验,需要培训。在台湾的蒋介石闻讯大喜,立即派出教官前往韩国,对这帮人进行了为期10周的培训。

注:这是公开说法,但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战争爆发的时候这帮人没想过要为韩军效命,志愿军入朝时这帮人没想过要为韩军效命,这两个时期是美韩军最紧张的时候,军队进行大规模动员的时候,到了1951年1月敌军虽然紧张,动员却松了下来,怎么就突然要给韩国人效命了呢?而且还是从事最危险、死亡率最高的空投和地面特工渗透行动?而且志愿军战俘当特工去日本培训都要半年,区区10周就可以培训出特工了?我看,很大可能是国民党军特工偷偷在韩国组织的,1月才公开化。不过这一点要查台湾伪军情报部队的秘密档案,对这件事知道的人少,感兴趣的人更少,目前没人研究过。

其中还有很多人其实是韩国招募的雇佣兵,招募的时候说好了是给诸如“安家费”之类的费用的,可后来韩军只给了军饷,说好的雇佣费用赖掉了。这也是这帮老兵及后代盯着韩国政府要说法的根本原因。

韩军第4863部队,这张照片里有没有中国人不得而知

好吧,我们就假设这帮中国人是自发加入韩军,这也可以看出,这帮人是反共最彻底的一帮人,程度甚至超过韩军中最为反共的原伪满洲国军,比如金白日、白善烨、白仁烨等人。正如前所述,不是极端反共,怎么肯自愿干这种等同于送死的渗透特务?

注:原伪满洲国军能够成功上位,极度反共正是原因之一。所以韩军第1军团军团长一般都翻译为金白一,我却翻译成金白日,因为他原名是金灿圭,日本投降后返回故乡咸镜北道被邀请参与人民军,金灿圭予以拒绝,声称“即使世界都染红了,我也会青天白日地坚持反共”,所以改名金白日。

当时韩军中的日本派其实没那么反共的,特别是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那批人倒真有点军人的风骨。最反共的是从朝鲜逃到韩国的北方人,镇压“丽水-顺天事件”(韩军中左翼士兵兵变),张都暎(北方派白善烨集团2号人物)为第5联队联队长,所部北方人疯狂叫嚣:“快点冲进去,不分男女全部杀掉。”白善烨的弟弟白仁烨所部第12联队亦滥杀一气,该部下士成某某指证说:“不管是市民还是游击队,都会杀掉。你给游击队送饭了吧?那你到地下继续送去吧。那么砰!”(《真相化2010年上半年报告》第6卷,第505-509页)

台湾伪政府驻韩大使馆举行纪念活动合影

1951年3月,这200余人完成了训练,被韩军编为SC支队,支队总部设在江华岛,其中70人充当执行特工(有的读者不要问5乘以12是60,不是70啊?10人是补充,他们伤亡率非常高,编制变得很快),其余人为后方支援人员,外勤特工以12人为一组,一共5组,派往前线的韩军第1师团、第6师团以及铁三角地区(铁原、金化、平康)进行情报活动。由于这帮人精通韩语和汉语,他们主要执行暗杀、绑架、破坏和侦察行动(主要是志愿军部队的情报),遇到志愿军就说中国话,遇到人民军就说韩语。但是,虽然精通中韩语言,这帮人的死亡率依然特别高。

比如:该月,SC支队进行了第一次空投行动,组长王福阳率6人小组空投在熙川、顺川地区,全军覆灭,1个都没活下来。据不完全统计,一般行动的损失率到达70%,出去10个,只能回去3个。至战争结束,70个外勤特工40人被击毙,10人不知生死,只有20人幸存。搞笑的是这20人继续留在韩军,依然从事情报工作。

韩军第1师团搜索连的2名中国士兵

除了SC支队外,还有很多在韩中国人加入韩军参战,其中2人以“功臣”身份埋葬在韩国国立显忠院。一个是姜惠林,1925年出生,籍贯不详,他并不是居住在南朝鲜,而是居住在平壤。1950年10月,韩军第1师团进入平壤,姜惠林找到韩军,自愿要求加入,被编入第15联队,应该是在搜索连,因为他主要执行侦察和战俘审讯工作。后跟随韩军参加了云山战斗、临津江防御战斗,1951年2月,在汉江南岸的帽落山战斗中被志愿军50军148师443团击毙。姜惠林不是当场毙命,而是伤死,临死前要求葬在韩军墓地。1959年,韩军追授其花郎武功勋章(韩军勋章第四级),并在1964年应台湾伪政府驻韩大使馆要求,韩国国务会议通过决议,允许姜惠林以外国人的身份葬入显忠院24号墓地。

另一个葬在韩国国立显忠院的中国人是魏旭方,但他并没有战死。和姜惠林一样,魏旭方也是旅居平壤的中国人,他被编入韩军第1师团搜索连,该连除了他之外,还有47个中国人。这个细节非常有意思,白善烨似乎预感到会和志愿军作战,有意识地把中国人放在韩军侦察部队。朝鲜战争爆发时,白善烨还不怎么会打仗,但这个人确实有军事天赋,到了10月都懂得未雨绸缪,做好与志愿军作战准备了,要知道当时美韩普遍认为中国不会出兵。魏旭方也被授予花郎武功勋章,停战后退役,成为一名中医,因为给特困患者免费诊疗,在韩国有一定知名度。1989年,魏旭方去世,2015年韩国国务会议同意其墓地迁入显忠院,就葬在姜惠林旁边。

1971年12月,韩国国防部向其中53名人授予军籍,正式承认参战事实

姜惠林和魏旭方其实是在韩军中参战的中国人中的幸运者。韩国国防部本来一直不承认有中国人在韩军中参战,直到1971年12月才同意承认其中53人的韩军军籍,1973年又有10人获得报国勋章,但是其他人韩军一律不承认。至于功勋和抚恤,韩国国防部报勋处的立场是“他们是外国人,不能成为参战有功者”,一分钱不给。2000年,韩国曾有人动议为这些人建碑,因为同样原因作罢。2007年,这帮人请愿,再次要求韩国政府给予抚恤费,亦遭到韩国政府拒绝。

韩国总统朴正熙授予金六安的父亲金城真报国勋章的证书,只有证书,抚恤金没有

用这帮人后代——旅韩华人参战同志继承会会长金六安的话来说:“中国参战勇士及其后代希望韩国政府和国防部对参战的中国人进行一点补偿,并恢复名誉,但每次都因为不是韩国国籍,被无视和拒绝。”他强烈指出:“当初在招募中国参战勇士时说政府给钱,但参战勇士们一分钱也没拿。即使是现在,也希望满足他们最后的愿望——承认军籍,给予抚恤、享受医疗福利、国立墓地安葬。”

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当初自己跳出来主动给韩国人卖命,那么积极地送死,现在韩国赖账,不认你们了,台湾伪政权又不肯给你们撑腰,怪谁啊。

作者简介:王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