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解放战争时期,美国3次想出兵介入,却因这三大难点,而无奈作罢

2024-03-01 17:05:04


自二战后期,确切说就是自“雅尔塔会议”之后,这个世界便进入到了,美苏划分世界蛋糕的时代了,当时是中国自然也在美苏的“刀叉之下”。

其中尤其是美国,面对中国这个超级大蛋糕,在解放战争时期曾三次想出兵介入,可为何却没有实施?概括说来就是因存在三大难点,都太无解了……

其一:美国第一次想派兵介入

美国第一次想派兵介入,是魏德迈的引发的。日寇投降后,他立马就抛出一个美英苏共占东北的计划。所谓“仿效同盟国对柏林的划区占领,由三国共管东北,在适当时候再交还中国”。

被杜鲁门一口否决了,难度太大,几乎无解,其实就是严重不靠谱——是苏联出兵东北灭掉的关东军,如今美国拉着英国跑过去要好处,以为斯大林是“快递小哥”吗?

那么魏德迈为啥会有这种不靠谱的计划?皆因他太了解蒋介石和其政府了,早在1945年就说了:“我怀疑蒋介石有能力在几个月,或者几年之内在华北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更不要说东北了。”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才提议美国拉着英国来个三分东北,可惜被否决了。于是魏德迈就只能希望蒋介石了。故而随后他就开始帮助蒋介石抢占华北、东北等地。

并在1946年春季时,眼见国共大战东北后,竟又打报告给美国:给我7个美军师,我就能横扫东北,蒋介石打得太拉胯——可惜又被无视。

魏德迈的作为,让马歇尔很有压力,他虽和魏德迈目标一致却看得更深,曾说过这样一句:(美国应避免)中国的分裂,以及俄国有可能重新攫取满洲的控制权,两者加起来的结果,就会导致我们在太平洋战争的主要目标的失败或者损失。

潜台词就是:日本已残了,若中国再分裂内斗不休,苏联趁机拿走东北,那我们的太平洋战争就白打了。同样马歇尔也认为,蒋介石的能力不足以一统中国,所以和谈才是正解。

这就是为啥在1946年初,蒋介石在东北占尽优势的情况下,马歇尔逼着蒋介石停战和谈的原因,他害怕苏联因此反弹回中国东北。

即,马歇尔和魏德迈虽目标一致,但解决途径却不同,魏德迈主张美国出兵介入,马歇尔则反对出兵。对于杜鲁门来言,马歇尔的分量远在魏德迈之上,因此杜鲁门更倚重马歇尔。

其二:美国想第二次派兵介入

就这样,随着美苏争霸越演越烈,全世界都动荡不安,尤其欧洲更为关键,因此1947年1月,马歇尔被调离中国去了欧洲。

马歇尔离开中国,代表着重心转向欧洲,自然对蒋介石的支援就相对减少了。东北战场则顺利实现了逆转,随着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一系列战斗过后,国军开始处于劣势了。

这一下蒋介石上火了,在1947年6月,急吼吼找到司徒雷登,要求美国务必加大支援力度,否则我若输了,你美国的利益也就全丢了,你美国看着办吧。

于是魏德迈便再次翻热,在本年9月,就拿出一个《魏德迈报告》,部分关键内容如下。

杜鲁门先生6月30日决定我来中国,刘邓大军是这一天渡过黄河的。蒋先生称黄河防线抵得上40万大军,但被人家一举突破……蒋介石政府必得立即施行彻底的深远政治和经济的改革,徒有军事力量不能消灭共产主义……所以解决东北问题的唯一办法是美国直接军事介入。

核心的意思就一句:蒋介石实在拉胯,美国应当派兵介入。当然这第二次想介入,还是老配方:让蒋介石在联合国上提出,由美苏英法中五方军事力量,共同进驻东北,对东北实施“共管”,如果苏联拒绝,则由联合国托管。

魏德迈的这报告,让顾维钧、王世杰警觉了起来。在1947年9月30日,自美国白宫发回电报表示。

中国于1945年接受杜氏之建议,与苏联订立中苏条约,为种种之让步,其目的即在收复满洲。故中国决不能放弃满洲,否则中国将永无和平。并谓有人建议中国放弃满洲,以缩短战线,此议中国决不能接受。

至于杜鲁门,则毫不犹豫再次否决五国共管方案。毕竟当时苏正在欧洲剑拔弩张,还怎么可能搞五国共管东北?这不扯犊子吗……不过加大支援蒋介石却可以有的。就这样,美国第二次想派兵介入,又没能实施。

其三:美国想第三次派兵介入

一晃到了1948年八月,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向华盛顿发出了《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致马歇尔国务卿》表示:想成功阻止中共“在全中国获得完全统治权力”,美国“似乎必须负起军事、经济和政治上的重大责任”。

潜台词就是:出兵吧,蒋介石要败了。可惜不是美国不想,而是美苏在欧洲的争夺,已进入到白热化状态,谁也不敢分心。因而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就变成了“防止成为苏联附庸”。

即,只要不跟着斯大林跑就行,其余的等忙完欧洲再说。对于美国想出兵,咱这边也从未对其有过幻想,一直都在认真,且积极准备。如周总理在九月会议上的发言中,说了这么一段。

我们不能排除美国干涉的可能性,但大批的、几十万上百万恐怕不可能。美国可能由此控制一些最大的城市,使我更需组织大的力量去围歼,夺取胜利所需的时间可能长些……

这也是为啥毛主席强调“解放战争拖不得”,为何措辞那么严厉的要求,四野必须先打锦州的原因。

就这样当年9月12日,辽沈战役爆发,至1949年1月底,三大战役胜利结束,中国大局已定。

此刻别说美国了,就是苏联都直了眼,这变化也太快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可却又是事实。

因此美苏双霸就在此刻,又一次意见统一起来,忽悠咱毛主席:划江而治才是世界潮流云云。自然遭到毛主席断然拒绝。就这样美国第三次想派兵介入,也成了黄粱一梦。

总论分析:综合以上,为何解放战争时期,美国三次想出兵介入却又不敢?根本不是美国什么善良,说来说去,就在于这三大难点而无奈作罢。第一:苏联的制衡。第二:蒋介石太拉胯,第三:咱毛主席太高明!

其中最关键的是第三点,对于美国来言更是无解——当然对咱中国来言,却是我们的大幸,不但一扫百年屈辱,还使得我们中国重新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