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印度要改名叫“巴拉特”?背后原因复杂,5分钟了解印度国名历史

2023-09-22 17:05:03

好好的国家,怎么说改名就改名了?近日,关于我们的邻国印度有意更改自己国名的新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人的好奇,不知道其中原因何在。


据报道,目前印度政府有意将该国的名字修改为“巴拉特(Bharat)”。这个名字并非新出现的,而是一直都作为印度的另一个国名被使用,只不过并不常用而已。

但是在最近,这个名字被使用的频率变得高了起来。比如印度总理和总统乘坐的专机身上,就刻着巴拉特的字样。甚至在即将召开于新德里的G20峰会邀请函中,德劳帕迪·穆尔穆的名头写的也是“巴拉特总统”,而不是“印度总统”。在如此重大的国际场合下进行这样的表示,几乎可以看作印度向全世界官宣自己改名的决心。


这两个名字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这还要从很早的历史说起。

在古代,印度人将印度河称为“大河”,有点类似于我国古代把长江称为“江”,把黄河称为“河”的意思。这个词在印度语的发音是Sindhu,因此我国古代音译的时候,都将印度翻译为“身毒”。

Sindhu这个词向东传播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向西传播时就“变味”了。波斯人在打到这里时,对第一个音“S"的发音不太习惯,于是就逐渐念成了Hindu。直到今天,印度的另一个称呼——印度斯坦,英文也是Hindustan。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中亚五国和其他很多国家都叫xx斯坦呢?其实,这也是和波斯人有关,在古波斯语中,“斯坦”就代表“地区”的意思。不仅是中亚五国,其实我们熟知的阿富汗,英文名也叫Afghanistan,只不过后缀在音译的过程中被省略了。

但印度斯坦里的斯坦又和这六个斯坦不一样,这是中世纪穆斯林入侵印度时留下来的称呼。包括巴基斯坦,其实也是一样的来源,毕竟二者曾经是同一个国家。

当然了,Hindu和今天印度的英文名India也还是有区别的。这是在波斯传到希腊的过程中,首字母H渐渐弱化,乃至被省略,于是变成了Indu,后来又演变成了Indus。一直到英国殖民者来到印度,这里就被称为India了。据推测,India就是从Indus演变过来的。


了解了印度名字的历史,就知道他们为啥要改名了,因为India这个名字就是英国殖民者留下来的,这对印度来说无异于与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相关联。这么看来,印度想要更改国名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多年以来,印度方面一直试图抹去这个和英国殖民历史以及被英国殖民者骑在头上的莫卧儿王朝的标记,因此另一个常用名巴拉特就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了。

那么,这个叫做“巴拉特”的名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Bharat这个词的词根可追溯到古印度文献往世书和史诗《摩诃婆罗多》。这个名字有些人可能听过,有些初中历史课也讲过,它和《罗摩衍那》是古印度两大史诗。

在往世书中,“Bharata”被描述为“南方海洋和北方雪域”之间的土地,而且有一位传奇的古印度君王也叫这个名字。巴拉特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西方,这个词在咱们国内还有另一个音译名——“婆罗多”,这个名字就有和浓重的印度味道了。这个词既不涉及屈辱的历史,还承载着古印度的文化,因此是最佳的选择。

早在很多年前,印度就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了。


比如在新德里,有一条名叫奥朗则布路(Aurangzeb Road)的道路,其名字就来自于莫卧儿王朝的一位国王。2015年的时候,这条路被改名为阿卜杜勒·卡拉姆博士路(Dr APJ Abdul Kalam Road)。去年,新德里市中心另一条殖民时期的道路,也被更名,现在叫阅兵大道。

尽管印度改名的理由看起来也是挺合理的,但莫迪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还是遭到了许多质疑,其中他们的反对党尤甚。


比如国会议员沙希·塔鲁尔(Shashi Tharoor)就认为:在印度的宪法中,已经明确该国有两个官方国名,二者的地位不分高下。既然如此,何必要大费周章地放弃现有的这个已经被全世界熟悉、习惯的称呼。他认为,这就好像一家全球知名的企业突然更改其产品的名称,这样的举措势必让原名的品牌价值大打折扣。

今年7月,印度的反对党成立了新的联盟,名叫"印度国家发展包容联盟",其目标就是在2024年的大选中击败莫迪所在的人民党。如今,更改国名的事件也成为了他们攻击人民党的理由之一,相关争论也越来越激烈。这个组织的英文缩写恰好是INDIA,似乎也是在暗讽着莫迪政府想要更改国名的行为。


更重要的是,莫迪政府想要改国名,并不只是切断屈辱历史这一个原因,还在于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推广。这种思想的优劣今天暂且不提,但对于他们的反对党来说,这种针对全国的思想塑造势必是无法接受的,双方的对立愈发尖锐也就不可避免了。

实际上,国家改名这种事,也不是没有过。就比如去年的时候,在土耳其的要求之下,联合国同意将该国的英文名从“Turkey”改成“Türkiye”。这是因为前者在英语中代表“火鸡”,甚至剑桥词典描述该单词可以用来形容“严重失败的东西”或“愚蠢的人”,用这样的词来称呼一个国家确实不合适。


还有北欧国家荷兰,这个名字一直都很容易误导别人。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这个国家的英文名叫“尼德兰(Netherlands)”,而不是“荷兰(Holland)”。这是因为,荷兰只是这个国家12个省中的2个,用来称呼整个国家,让其他省居于何地?因此,这个全称为“尼德兰王国”的国家,被外界称为荷兰确实不合理。


但是,这两个国家的名称修改确实理由充分,并且得到了一致认可。而印度的国名修改在国内已经遭到反对,即便莫迪政府手腕再强硬,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这个国家以后到底叫什么名字,还真说不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