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武则天被迫下台,所有人都拍手称贺,唯有一人痛哭流涕

2024-02-23 17:05:04

转发自赵赵的期待

前言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令人瞩目的女性君主之一,她的政绩和领导风格在唐朝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就像历史的长河中的其他君主一样,她也经历了权谋斗争的波折,最终被迫下台。这一场面是历史上众人拍手称贺的背后,唯有一人却痛哭流涕。

武则天下台的过程中,众人对此事的庆贺或许源自各自的政治立场,但有那么一位人物,他的痛哭流涕是否意味着更深层次的情感纠葛?这个人是何方英雄,他的眼泪背后蕴含了怎样的故事?

一、少年无为,郎中无名,女皇为他擘画人生轨迹

“若非皇上提拔,姚某一生不过是郎中小吏。今日之际,黯然神伤!”705年神龙夜,众臣踊跃庆贺李唐复辟,独自垂泪的姚崇如是说。这位忠心耿耿的红人,原是谁?他与女皇之间,又有怎样一段情谊?

少年无为,郎中无名

姚崇生于贫寒,少年时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日子过得颓废逍遥。一曲江南style,描述了他年少的浪迹生活。直到步入中年,姚崇的人生轨迹并无起色,不过是司仓小吏,郎中小官,平淡无奇。

若非女皇垂青,他的人生不会有任何变数。然而,上天注定他与武则天有一段不解之缘。在女皇的点拨抬爱下,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转折。

女皇为他擘画人生轨迹

695年,武则天正式称制,开始执掌大权。为寻求军国大计,她重新审视身边红人的才能。当她的目光投向姚崇时,大吃一惊——这位郎中小吏居然有如此过人之处!

原来,赵文翙边疆用兵失利,契丹族趁火打劫。武则天派遣大军前往讨伐,此时姚崇以出色的军事头脑,参与策划,并建议武则天化干戈为玉帛,并改封反叛者李尽忠为清海郡王。此举果断有效,一举平定契丹之乱。

武则天大加赞赏,开始重用姚崇。她将他提拔为夏官侍郎,不久又擢升为宰相。一时间,姚崇成为武则天心目中最得力的红人。

二、忠心耿耿十载,红人荣枯见尽未移

姚崇的政治生涯与武则天的命运轨迹息息相关。10年间,他忠心耿耿,见证女皇的荣枯盛衰。哪怕权势不再,他的真心不移分毫。

酷吏横行,独断专行

登上权力巅峰后的武则天,开始 化。她放纵酷吏如周兴、来俊臣横行捏造冤案,制造了无数冤假错案。姚崇眼见太多无辜之人被害,深感痛心。

一次,武则天与大臣闲话,说起这些冤案,言语中流露自责。就在这时,忠心的红人姚崇一个箭步上前,揭露酷吏们的种种恶行,令武则天大为震惊。她立即下令惩治酷吏,并向姚崇赏赐千两白银,以示对他的嘉奖。

然而好景不长,姚崇很快再次目睹女皇的化。她开始迷信佛教,极力打造万寿万福寺等佛寺,姚崇认为这有悖正道,极力劝谏。这惹恼了女皇宠信的张易之,遂设计陷害,将姚崇贬谪他乡。

红人荣枯,忠心不移

身在他乡的姚崇万念俱灰,他反复思量,为何自己忠心耿耿,还是难逃贬谪的命运?他憋了一肚子委屈,却无处诉说。

三年后,武则天重新审视姚崇,认为他忠诚老实,有才干,决定重新起用他担任宰相之职。一时间,姚崇红人再度复出。他不负重托,仕途一路高升,最终拜相中书省。

然而好景不长,张易之再次设置陷阱,设计让武则天相信姚崇谋反。武则天大怒,再次贬黜姚崇于边远之地。至此,姚崇人生跌入谷底,他茶饭不思,日日登高临远,凝望京城方向,心中充满了不甘和委屈。

三、神龙政变,红人泣别恩主

705年,神龙政变爆发,姚崇积极参与策划。他明知武则天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仍选择参与其中。这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

705年,武则天已经80高龄,但仍对权力难舍难分。她依靠宠臣张昌宗和张易之维持统治,朝政日趋腐败,四面树敌。这时,睿宗李显的儿子李隆基联合武三思、张柬之等密谋政变。

姚崇积极参与政变策划,他出谋划策,在政变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终于,神龙政变爆发,李隆基顺利夺权,重建唐朝。武则天签下退位诏书,王朝易主。

红人泣别恩主

众臣欢欣鼓舞庆贺王朝复辟,唯独姚崇默默垂泪。他想起自己的知遇之恩,不禁感慨万千。

姚崇本不必参与政变。但他深知武则天年事已高,朝政日衰,唐王朝正处在危在旦夕的关头。他必须舍小家,念大家,才有了这样的决定。

尽管他对女皇充满感激,但他更看重国家的长远利益。正是出于对国家的忠心和责任,他才难舍难分,选择助推唐朝的王朝更迭。就这样,红人姚崇与恩主武则天,一别两宽,从此形同陌路。

四、结语

神龙政变成功后,姚崇继续担任宰相之职,协助李隆基开创唐玄宗开元盛世。而武则天在上阳宫崩逝,结束了她传奇盛世的一生。

姚崇由一个无名小吏,在武则天点拨下成长为唐朝名臣。他忠心耿耿十载如一,见证武则天的荣枯盛衰。哪怕遭贬谪,他的真心从未变更。神龙之变,他为国舍小家。只是在这历史交替的时刻,他不禁回想往昔,难掩万般不舍。

这段难舍难分的晚晴之情,凝结了忠诚与感激、权谋与国家、人性的复杂与命运的无常。它成为了姚崇与武则天人生历程中最撼动人心的一笔,也是中国历史长卷中难得一见的佳话。

姚崇,他的一生如同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流转的旋律,充满了曲折和智慧。他的政治生涯跨足了梁、陈、唐、隋四个朝代,见证了历史的更迭,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变幻。

在历史的长河中,姚崇的名字被镌刻在武则天复辟时的一幕戏剧之中。他为武则天痛哭,表现出对旧主的忠诚,这一情感流露,令人心生敬意。然而,正是这段忠诚的情感,却并未成为束缚他的枷锁,反而凸显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卓越能力。